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正当其时
信息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11-27
阅读数:1520
分享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近日,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大决定,并强调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在各方推动下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但绿色金融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主要面临五大挑战:一是绿色技术评估标准亟待建立,相关部门的政策和实施协调性有待加强。二是绿色技术创新涉及中小企业比较多,由于轻资产和缺乏抵押物,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绿色技术公共投入规模相对有限,财税、投融资等激励机制尚待建立。四是推广绿色技术环境效益评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保障机制仍有待完善。五是市场化激励手段相对不足。
为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和服务体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推动绿色基金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政策和投资落地。引导各类机构开展绿色投资,提升绿色投研体系和投资决策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目前浙江、云南、河北、湖北等地已纷纷建立起绿色发展基金和环保基金,很多民间资本、国际组织等也纷纷参与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促进绿色基金发展。同时,建议通过绿色基金方式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绿色投资和绿色技术研发的落地,利用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机构和国际资本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化发展。
第二,发展绿色投资者推进可持续发展。应通过政策和制度调整,积极拓宽绿色产业基金的融资渠道,发展民间资本、养老金、金融机构、国外资本和政府资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试点,为绿色基金发展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积极利用外资推动绿色基金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等在基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第三,建立绿色基金支持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框架,有效鼓励绿色PE/VC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应逐步建立以绿色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融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绿色发展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国家新型产业创业引导基金、绿色技术银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民营企业引导基金等把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支持领域,促进环保科技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并建立相应的投资激励机制,为绿色发展奠定技术创新的动力。
第四,积极通过机制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投资。例如江苏、浙江、重庆等地设立民营企业投资引导基金,在低碳环保、市政基础设施、先进装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健全风险投资引导机制,加大对初创期绿色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未来也可以考虑设立担保基金,有效地解决环保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以担保的完善推进绿色产业融资的风险管理与激励机制创新。
第五,将绿色金融试点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建设有效衔接。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设立绿色银行、绿色基金,支持绿色信贷和绿色融资租赁项目,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试点地区地方政府发行绿色市政债券,推进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的落地,以“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创新”为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投融资路径。
第六,发挥绿色金融体系在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驱动作用。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落地,完善绿色项目与绿色技术的标准、资金投向、运作模式、发展目标、监管机制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货币政策、财政支持、差异化监管等政策保障体系,提高金融机构服务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开展金融机构服务绿色技术考核评估。细化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的财政贴息办法、补贴办法、税收优惠政策、项目优先准入等优惠政策,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降低项目运营的风险。
第七,建立服务绿色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融资机制,包括科创板、创业板的领域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技术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等上市和挂牌融资,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并购市场,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投资者退出机制。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上市融资。
第八,以市场为目标导向建设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应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本、市场、人才等要素支持,培育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发挥上海科创中心、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作用,发挥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应绿色发展政策,出台支持绿色技术转移转化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加强创新人才融合和培养,有效吸引国际绿色技术在本土的落地和实践。制定和遵守绿色投资理念和投资战略,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基金,有效带动民间资本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