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信息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08
阅读数:1164
分享至:
为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增产增效,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7部门日前联合制定印发《云南省激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强化导向引领、提升创新能力、优化政策环境、强化金融支撑4个方面,提出支持智能化改造、支持研发创新平台等18条具体措施,推动全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增产增效,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最高可获
1000万元补助资金
记者注意到,与以往发布的政策措施不同的是,此次由17个部门共同发力,联合制定印发的《措施》更具同向性,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
在支持智能化改造方面,《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应用智能装备与系统、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等新一代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择优按不高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实施的智能化改造项目、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在绿色化改造方面,支持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企业应用先进节能节水节材降碳等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实施以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为重点的绿色化改造,择优按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在服务化改造方面。《措施》明确支持制造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和产品,向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个性化定制、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优化、共享制造、检验检测、在线监测、远程运维等服务领域延伸实施改造和服务平台建设,择优按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我省制造业提出了高端化、集群化改造的相关要求,而此次发布的《措施》而更为聚向化地提出,支持优势行业领域企业实施产品升级换代、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改造项目;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等实施技术改造;支持国家级、省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围绕优势细分产品领域,实施提升生产工艺或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等技术改造,择优按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企业使用符合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列入重点支持范围。
同时,支持生物制品、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加工、绿色铝、绿色硅光伏、绿色硅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石油化工、精细磷化工、新能源电池、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标志性产业链培育打造、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集群化改造重大项目,择优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补助。
值得关注的是,《措施》对优质中小企业改造提升给予了更大支持,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3类优质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择优按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真金白银”
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省17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措施》对提升创新能力,支持研发创新平台、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持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给予了更多激励和支持。
《措施》明确,支持企业新设立创新平台,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设立的具有研发能力的科技创新组织,且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5%(含)的,给予一次性后补助经费30万元。支持企业创建省级及以上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等优势创新平台。
支持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揭榜制项目,按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额的4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省级及以上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择优按不高于项目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支持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给予成果受让企业一定比例的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