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0%碳排放量与建筑环境有关 推动行业低碳技术发展势在必行
信息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布时间:2023-06-15
阅读数:1101
分享至:
日前,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召开。奥雅纳亮相低碳服务展区,正式推出“C0-CREATE零碳共创服务”体系。奥雅纳于展会期间围绕城市可持续更新、循环经济、气候韧性、可持续交通等热点议题,举办系列主题演讲、沙龙对话和研究发布等活动,与业界一起探讨如何构筑可持续未来。
奥雅纳院士、东亚区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服务负责人郑世有表示:“近年来,我们与政府机构、企业和学术机构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合作,启动一系列脱碳行动,通过数字化创新技术、一体化设计、韧性城市研究和前瞻设计,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引领行业迈向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
“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而建筑环境与全球每年至少40%的碳排放量有关,深度、长期的系统性行业变革已刻不容缓。”近日,在首届碳博会上,奥雅纳创研院东亚区总监徐润昌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说道。
3Rs策略助推中国建筑环境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碳博会期间,奥雅纳正式发布两项最新研究报告——《中国建筑与环境净零技术发展》前瞻研究及《奔向韧性-后COP27时代:建设一个更具气候韧性的亚洲》白皮书,以前瞻视野和创新实践赋能行业可持续发展。
其中,《奔向韧性》白皮书围绕韧性主题,汇集了奥雅纳、世界资源研究所及思汇政策研究所等参与机构,在建筑与环境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长期合作成果,旨在介绍科研发现、推动适当的政策及策略制定,并助力相关能力建设。
而《中国建筑与环境净零技术发展》前瞻研究提出遏制和扭转大气碳排放量上升的三种互补策略—— Reduce减少排放、Restore修复生态、Remove工程除碳(3Rs),基于3Rs策略调研分析中国双碳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情景,为实现净零排放必须采取的行动提供明确路径。
徐润昌认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未来10年是低碳技术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构建技术评估体系,进行综合、多维度评估,对低碳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奥雅纳开展专题研究,通过邀请建筑环境各领域专家参与研讨和调研,促进跨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和更充分的资源。
在奥雅纳与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中心联合发起的调研中,70%的专家认为Reduce(减少排放)技术对减碳有高度贡献;69%的专家认为Restore(修复生态)技术对减碳有高度贡献;60%的专家认为Remove(工程除碳)技术对减碳有高度贡献。
《中国建筑与环境净零技术发展》也列举了3Rs协同发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场景。例如,建筑用能淘汰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更广泛地应用洁净和可再生能源,实现全面电气化,汇入智慧管理,可最大限度减少运营能耗;采用光储直柔技术的建筑,可以实现24小时按照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律或电网调节指令进行连续调节;可以充分利用核电、工业和火电余热,建立余热共享系统,经过热泵变换,满足中国北方建筑供热需求,从而实现零碳供热。